所谓“小名”,就是指在儿时所起用的名字。一般只在家庭和亲朋好友之间使用。从古至今,取小名也是民俗文化的一种,有以下三个原因:
其一
借用身边周围的金石、花鸟、鱼虫,甚至是禽兽之名,随口叫成,容易朗朗上口,好记好叫。如顾恺之小名“虎头”,陶渊明小名“溪狗”,王安石小名“獾郎”,郭沫若小名“文豹”等。
其二
缘排行而命名或出于迷信特意取用的,像阿三阿四、阿猫阿狗、铁蛋柱子之类,既有亲昵怜爱,又有卑贱、易“养活”的意思。
其三
讨个吉利口彩,如家宝、来福、喜儿等,直言不讳地表达了起名者的美好愿望。
取乳名历史的,从秦汉时才开始:
晋献公小名虿,虿是蝎子的意思;郑庄公出生时难产,所以取小名为“寤生”。
晋成公小名黑臀,晋成公出生时,晋文公发现他的屁股很黑,但不确定是否是胎记,于是就取了“黑臀”当做小名。
汉武帝的小名叫“刘彘”,就是“猪崽子”的意思。这个好笑的名字源于一个梦。汉景帝梦见汉高祖,也就是汉武帝刘彘的曾祖父刘邦,对刘彘的父亲景帝说:“王美人得子。生男,名字可叫彘。” 彘不止是猪的意思,还有帝王之相的意思。
此外,由于封建社会上层阶级的女性成员长期生活在家庭闺阁之中,很少在外面抛头露面,因此小名更加流行,只是这种小名仅在家庭中使用,又称为“闺名”。如汉高后吕雉的小名“娥姁”,汉武帝陈皇后小名“阿娇”等等。
起小名乳名方法有哪些?
1、以排行为名:如南朝齐武陵王萧晔,是齐高帝萧道成的第五个儿子,乳名叫“阿五”;梁元帝萧绎排行第七,乳名叫“七符”。
2、在特定的字前加一个通行字而成小名。最常见的是“阿”字,如曹操--阿满、刘禅--阿斗,等等。
3、人用畜名。如孔丘的儿子小名为“鲤”,司马相如小名“犬子”,顾恺之小名“虎头”,陶渊明小名“溪狗”,王安石小名“獾郎”,宋孝宗小名“小羊”等等。
4、男人女名。这就是男尊女卑的封建观念在作祟,视女性与牲畜同为贱物,于是偏给爷们取个娘们名儿。
5、女人男名。还是重男轻女的意识体现:生了女儿,还指望生儿子,便在女儿的小名上作文章,即如“招弟”、“引弟”等。
很多名人都有一个很有趣的小名,比如:
曹操--阿瞒
刘禅--阿斗
宋武帝刘裕——寄奴
西晋富翁石崇——齐奴
美男子潘安——檀奴
白居易的弟弟幼美——金刚奴
王献之——官奴
司马相如——犬子
陶渊明——溪狗
唐昌寿公主——虫娘
宋孝宗——小羊
王安石——獾郎
杨贵妃--玉娘
后唐明宗--邈佶烈
曾国藩——宽一
谭嗣同——七和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