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文化博大精深,甚至我们日常生活中耳熟能详,经常挂在嘴边上的话,可能都会有很深的文化渊源。
比如我们都特熟悉一句话叫“三生有幸”。意思都明白,就是指运气特好的。比如小伙子见了心爱的姑娘,就来这么一句:认识你我真是三生有幸。姑娘听完了心里肯定倍美。
【那么,什么是“三生”呢?“三生”乃佛家术语,就是指前生、今生、来生,幸是幸运的意思。】
大词人苏东坡写过一则《僧圆泽传》,讲的是唐朝年间一个关于“三生有幸”的故事。
圆泽是位得道的禅师,住持惠林寺,有俗家朋友姓李名源。二人知心知音,知交至深。
一日,二人相约去参拜青城山、峨眉山,却在路线问题上发生了分歧。圆泽希望走陆路,取道长安斜谷入川,李源却坚持从湖北沿江而上。或因早年李源捐家产改建惠林寺,二人有约定,意见一致,则惟圆泽是听,意见不一致,悉由李源定夺。
所以最终决定买舟入川。圆泽自知后果,叹道:行止固不由人。
船到南浦。扁舟泊岸。河边有位身着花缎衣裤的妇人正在取水。圆泽当时落泪,道出了不想走水路的原因,就是怕遇见这位妇人。他对李源说:“那是我下一辈子的亲娘,她姓王。我得走了,给她做儿子去了。三天后你来王家看我,我会对你一笑作为证明。再过十三年的中秋夜,请你到杭州天竺寺外,我一定来与你见面。”
李源将信将疑。到了黄昏,圆泽圆寂,王家的婴儿也呱呱落地。三天后李源去看婴儿,婴儿果然微笑。
李源回到惠林寺,寺里的小和尚说圆泽早已预知此事,并写好了遗嘱,李源悔恨不已,痛不欲生。
十三年后,李源如约从洛阳到杭州西湖去赴圆泽的约会,刚到寺门口,就看到一个牧童坐在牛背上唱着:「三生石上旧精魂,赏月吟风不要论。惭愧情人远相访,此身虽异性长存。」。
李源循声望去,见远处的竹林中,一个牧童正在拍着牛角唱歌。李源知道,那牧童正是圆泽禅师的后身,于是他强忍悲痛,含泪高声问道——“泽公啊泽公,一别十三秋,您老还好吗?”
牧童答道:“李公真乃守信义的君子,没有白交一场。可惜我俗缘未了,不能再和你亲近了,徒叹奈何!呜呼哀哉,轮回路险,生死海深,人生苦短,转眼即是百年。我们只有努力修行,念佛求生净土,才不会退转啊!老实念佛,一路珍重,我们后会有期!”
后来李源便一直在寺里念佛修行,到八十岁时,报尽往生净土,大事了毕。
圆泽与李源的这段情谊为后人留下了一段"三生有幸"的佳话。
现如今,有情人常说缘定三生,如果能明白其中原委,或许就能理解这诺言的份量,就会更加珍惜彼此的缘分了。